高温电炉灰铸铁增硫问题
1、在凝结后期增加一个高温坚持时间,尽可能使各种炉料凝结的铁水晶粒平均,特别是细化石墨;
2、适量增加外来异质中心(如硫化物),强化孕育效果,促进A型石墨的构成;
3、控制高牌号灰铸铁的硫、锰含量及其比例,控制回炉料比例,到达适宜成分。
这些措施,对不同构造的铸件产品是有差异的,需在理论中控制。
化学成分剖析的结果,对普通的薄壁HT300铸件来说似乎是正常的,但是关于液压阀铸件(壁较厚)却出了问题。此缺陷成因:初步判别是铁水中MnS的含量过高而惹起的铸件显微缩孔、缩松、缩裂,也就是说铁水中的S、Mn含量超出铸件所顺应的范围(对不同铸件其成重量有差异)。
由于在熔炼中参加了一定量的增S剂,铁水中的S、Mn含量积聚到达一定水平,就会招致铁水含S量超出铸件本身正常凝固结晶的请求,从而产生此类缺陷。对策:中止参加增S剂,调整Mn的含量,保证HT300灰铁的五元素的正常含量,调整后,缺陷全部消弭。 在电炉灰铁铁水中经过参加增S剂构成一定量的MnS,作为异质中心,进步孕育效果,这从理论来说是正确的,但是近年来大多数文献材料所说,电炉高牌号灰铁的含S量需控制在0.05-0.10%比拟适宜,但是许多工厂的理论证明,当含Mn量在1%左右时,若铸件成分剖析含S量超越0.05%,铸件就开端产生缩孔缺陷,当含S量超越0.07%时就会发作批量缩孔,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?
灰铸铁中的S有两种存在方式,一种是单质,另一种是化合状态的MnS,灰铁中起结晶中心作用的硫,主要是化合状态的MnS,我们如今的化验手腕(无论是化学剖析还是光谱剖析),都只能剖析出铸件和铁水中单质状态的S,而以化合状态(MnS)存在的S是化验不出来的。当单质S含量超越0.05%时,化合态的S含量就比拟高了,此时的铁水中: MnO+FeS=MnS+FeO,FeO+C=Fe+CO,或2FeO+C=2Fe+CO2